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

根本建構主義與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在教學應用之比較

壹、建構主義:建構主義的核心在解釋「人類如何獲得知識」,其主張在於人主
動建構知識,而非被動接收知識。1980年起風行美國教育界,1990年代影響我國數理教育。其理論橫跨哲學、科學哲學、認知心理學、神經心理學、認知發展心理學和人類學。從外在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等角度切入者,稱為「社會建構」﹔把重心放在內在層面,思考個體的腦海如何運作,歸為「個人建構取向」。
貳、根本建構主義:根本建構由Ernst Von Glasersfeld提出,在個人建構方面有
重要影響力,他說明認知的目的是為了建構出能適應環境的知識。若所建構的知識無法適應環境的要求,個體的內在會感到困惑,為了去除困惑,個體必須修改原有的知識以求重新得到適應。
一、理論基礎:受到Wittgenstein 的實體概念及Berkeley的經驗主義影響,Glasersfeld認為人類無法觸及位於語言背後的實體,只能認識本身的經驗世界。又被Vico 的經驗內容主動處理及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的啟發,他主張人是透過主動建構的方式來認識外在世界。
二、主要觀點:
(一)知識僅存在於認知主體的心中
(二)能存活的知識僅是暫時性的解釋
(三)個體所建構的是獨一無二的主觀知識
(四)知識是適應環境的工具
三、學習理論:
(一)學習意義:當個體先前的概念結構能同化外在環境時,新的學習未發生。若同化不成,學習者主動調整其知識以求適應時,新的學習才算開始。
(二)學習動力:當學習者無法同化所面對的環境,內心所產生的困惑感受及維持有機體平衡的需求,是促使個體主動進行學習的內在動機。
(三)學習目標:面對新挑戰,調整概念結構,使所建構的知識能往較高適應程度方向不斷前進,成為學習永不變的目標。
(四)學習環境:經由有挑戰與引導的環境,並與他人不停互動,個體修改建構的知識。
(五)學習能力:從認知衝突到反思,再由反思到主動認知上重組。
(六)學習結果:建構的知識是暫時、個體、主觀、能存活及工具性。
四、教學模式:各種模式在步驟上雖然稍有不同,但大體上來說都把握住下列原則:學生是學習的主體,教師是協助者;教師安排各種學習情境,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;透過重複學習、實驗、討論及認知衝突等方式,引導學生消除迷思概念、自我建立可以被認同的科學概念體系。在這些教學模式中,Driver與Oldham發展的建構式教學模式極具完整性,頗值得參考,現就其教學過程說明如下:
(一)確定探討的方向:激發學生的興趣,使其準備就緒;教師可運用實際的活動、待解決的實際問題、教師的示範、影片、錄影帶、剪報等引導並確定探的主題和方向。
(二)引出學生的想法:讓教師和學生注意到一些原先就有的想法。教師可透過實際的活動、小組討論後提出報告。
(三)學生想法的重組:讓學生察覺到和自己原先觀念不同的科學上的觀點,同時以此種科學的觀點來修正、擴充或取代原先的想法;體認其它想法的存在,仔細檢討自己的想法,考驗現有想法的正確性;修正、擴充或抽換現有的想法。
(四)應用新的想法:利用熟悉以及新奇的情境來增強學生新建構的想法。教師可運用個人的寫作、實際的活動、解決問題、專題研究計畫等來增強學生的想法。
(五)回顧想法的改變:注意到想法的改變並熟悉學習歷程,使學生能省察其想法改變的程度。教師可用個人的寫作、團體討論、個人的日記等,使學生回顧想法的改變。
五、教學方法:
(一)重視學習情境的設計:建構主義者認為個體與外界環境互動過程中,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來理解周遭的環境。為了讓學生能在學習歷程中主動學習、積極參與,教師應設計下列的學習情境(1)能夠提供學習的真實範例。即使無法提供真實的範例,也必須設法模擬或創造有用的問題情境。(2)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探究、思考多種問題解決策略的情境。(3)能夠進行討論、溝通和彈性學習的動態情境。
(二)調整教學中師生的角色:建構主義強調主動參與式或探究取向的教學,故教學成敗的責任不再繫於教師一人身上。一方面,探究取向的教學是「過程導向」的教學,在教學活動中,教師負責引導或協助學習,學生則必須積極參與學習;另一方面,學生要自行建構知識,則必須主動學習,親自體驗整個學習的過程。因此,教師扮演學習促進者、引導者、指導者、輔導者或顧問的角色。所以,教師不再是一位提供知識的專家,而是一位改變學生迷思概念,幫助學生在相關的科學活動和個人生涯建立信心和成就感的教師,教師要運用各種策略,鼓勵學生表現好奇心和學習熱忱,運用各種方法,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。
(三)強調探究學習:建構主義者將知識論的重心置於認知的主體一「個體」,他們認為知識是個體主動參與建構所獲致的結果,因此,整個建構主義教學就是一個探究學習的過程。學生是學習的探究者,教師則是教學的探究者。學生根據現有的知識、經驗,在教師的引導和協助下,針對問題進行探究,透過問答、問題討論、意見溝通、資料蒐集、觀察、實驗等活動,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,然後形成自己的概念。至於教學的探究,在教學前,教師必須探究教材的內容、教學的策略、情境的安排、教學活動的可行性,學生的可能學習結果;教學中,教師要學習去探究活動設計和實踐過程的差距和變數、學生的反應和回饋;教學後,教師則要學習探究自己是否有效教學、學生是否達成有意義的學習。
(四)運用同濟力量 ,採取合作學習: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生乃經由社會互動建構知識,學生除了與教師、學習素材互動之外,另外可以透過同擠力量,交換彼此學習素材的理解觀點,互相驗證,不斷的重新建構知識。因此,教師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,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,各組成員都針對特定的學習單元,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所瞭解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學習責任,透過討論、發表意見、相互檢視及論辯,提出自己的觀點,與同學進行合理溝通,建構自己的知識?
(五)採用多元評量:傳統學校教育所使用的評量,皆以評量學生記多少知識,理解多少原理,是否能夠有效應用理論等學習結果為主,而且以紙筆測驗為主,教師是評量者,學生則是被評量者。建構主義教學重視學習的過程,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接觸問題情境,如何對認知產生意義,是否引起解答的動機,如何建構知識等都是評量的方向,因此,除了紙筆測驗外,學生日誌、檔案、晤談、觀察,討論記錄、實作等都是評量可採行的方式。
叁、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涵義與主要內容:西方對情境認知與學習的研究包括非常豐富的內容體系,我們主要從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涵義、主要內容兩個方面進行評述。
一、涵義
(一)情境認知: 布倫特G.威爾遜和卡倫·馬德森·邁爾斯(Brent G.Wilson & Karen Madsen Myers)等在他們的論文《理淪與實踐中的情境認知》中認為,情境認知是不同於資訊加工理論的另一種學習理論。它試圖糾正認知的符號運算方法的失誤,特別是完全依靠對於規則與資訊描述的認知,僅僅關注有意識的推理和思考的認知,而忽視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認知,諾曼由此認為,人類的知識和互動不能與這個世界分割開來。如果這樣做,就是在研究寓開軀殼的智力,是人類真實行為的人造的、不真實的和不典型的特點。情境和人們從事的活動是真正重要的,我們不能只看到情境,或是環境,也不能只看到個人:這樣就破壞於是有意義的一種現象。另外,真正起作用的是人們和環境的相互協調,所以只把重點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壞互動,是抹殺了情境對認知和行動的作用。有研究者認為,認知科學家們慣用「情境認知」,因為他們對個體和社會層面的認知更感興趣,並希望從人工智慧、心理學傳統和個體認知出發對情境認知進行研究,以期引起心理學界的關注,因為,情境認知與人工智慧、神經科學、語言學和心理學等所有與理解個體心理直接有關的領域緊密結合。事實也是如此,情境認知已經成為認知學習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,成為認知科學的一個分支。
(二)情境學習:人類學家們則對文化的意義建構更感興感,在他們的研究中,經常避免使用術語情境認知,而使用情境行動或情境學習。威廉姆J.克蘭西在其論文(情境學習指南)中認為,情境學習不僅僅是一種使教學必須「情境化」或「與情境密切相關」的建議;情境學習是有關人類知識本質的一種理論,它是研究人類知識如何在活動過程中發展的,特別是人們如何去創造和解釋他們正在做什麼的表徵;知識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組表怔,也不是事實和規則的雲集,知識是一種動態的建構與組織,正如我們想像著什麼事情要發生在我們身上,我們要談什麼和做什麼一樣,我們的行為建立在我們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角色之上;知識還應該是人類協調一系列行為的能力,去適應動態變化發展的環境的能力。特別是,我們在一個基本的社會情境中對我們的活動進行構想,進而限制我們的思維和言行,也就是說,我們的行為植根于我們作為一名社會成員的角色之中。所以,在情境學習理論看來.知識是基於社會情境的一種活動,而不是一個抽象具體的物件;知識是個體與環境交互過程中建構的一種交互狀態,不是事實;知識是一種人類協調一系列行為,去適應動態變化發展的環境的能力。
(三)情境認知與學習: 在對情境認知與學習的研究中,“情境認知”和“情境學習”是兩個最常用的概念。在不同的研究領域,研究者們對這兩個概念的認識和使用並不一致,但是,兩者並漢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分,卻常常被用來表示一系列相關的觀點。在一些研究文獻中,也有研究者梅這兩個術語合而為一,使用“情境認知與學習”這一術語。如在前面提到的《MIT認知科學百科全書)中,作者就將情境認知與學習看做一個概念來理解與使用。並認為,情境認知與學習是在自然情境下對認知進行的研究。這一觀點強調:個體心理常常產生於構成、指導和支持認知過程的環境之中,認知過程的本質是由情境決定的,情境是一切認知活動的基礎。情境有多種類別,可以分為:物理的或萋於任務的(包括人工智慧或資訊的外部表徵);環境的或生態的(如:工作坊或商業中心);社會的或互動的(教育、教學或臨床背景中)。這一理論還認為,心理與環境的互動不僅發生在高度機械的任務當中,而且也在一些日常任務之中,因此,認知心理學必須關注「自然界中的認知」,只有在自然界情境中,才能真正描繪出人類認知的性能和局限。
二、情境認知與學習的主要內容:從目前西方對情境認知與學習內容的研究來看,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學和人類學兩個領域,並依據兩個領域的理論進行了一些實踐領域的探索與追求。印第安那大學的薩莎A.巴拉布和湯瑪斯M.達菲將對這一理論研究從教育心理學向人類學領域的轉變稱為「從實踐場到實踐共同體」(From Practice Field to Comraunities Of Practice)。在這裏,實踐場是指,為了達到一種學習目標而設置、刨設的功能性學習情境或環境:“實踐共同體”是由萊夫和溫格(Lave & Wenger)於1991年他們的著作(情境學習:合法的邊緣性參與)中提出來的,他們是想以此來說明在個體與共同體的關係中恬動的重要性,以及共同體之於合法的個體實踐的重要性。他們認為.共同體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同時存在,一個明確定義可以確認的小組,或存在明顯的社會界限。它意味著對一個活動系統的參與,其中參與者共用著理解.知道他們在幹什麼,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他們的生活中章味著什麼,對共同體的意義是什麼。溫格在1998年又進一步對實踐共同體進行了簡要的概括,他認為「一個實踐共同體包括了一系列個體共用的、相互明確的實踐和信念以及對長時間追求共同利益的理解」。一個共同體不是簡單地把許多人組合起來為同一個任務而工作,拓展任務的長度和擴大小組的規模都不是形成共同體量主要的因素;關鍵是要與社會聯繫──要通過共同體的參與在社會中給學生適合的角色或真實的任務。
90年代西方學者對「實踐」的設計非常重視,並運用一些有效原則開發丁一系列相關的成功案例。但實踐場也僅僅是一個背景,它與真實生恬是分開的,在不同的實踐插中,學習依然還墾一種個體的行為;所以,人類學家進而拓展了對情境認知與學習的研究,提出了「實踐共同體」的概念,並搏這一理論引入教育實踐,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。
肆、比較表:
理論
根本建構主義
情境認知學習理論
學習環境
強調社會與文化環境扮演中介歷程,協助學習者完成無法獨立進行的任務。
強調學習環境的真實性。
學習內容
主張知識的工具性、個體性、主觀性、存活性、暫時性與共識性。
主張知識的分散性,也就是知識非集中一位專家身上。
學習方法
著重學習者主動性,並經由社會環境的中介而內化。
著重知識獲得涵化過程,經引導性參與後,據為己有由周邊到全面。
教學法
板橋模式、機動性創造教學
錨式教學法、認知師徒制

五、心得
(一)不能體會建構真意的老師,心中只想到教材和進度,學生不但失去主體性,實質的知識與情意都會喪失。
(二)讓環境豐富非口號或隨便的教室布置,應將教學相關設施充分考量後安排,並以多元創新方式來實施課程。
(三)以現實問題或趨近真實情境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學習。老師有責任用口頭書面或影片來布題,讓學生接續未完成難題,藉此充實知識或得到知識。
(四)課堂活動要有效非得考慮學生認知層面不可,而不是設定終點目標或瑣細項目評量,並施以外在獎懲等刺激。
(五)盡量讓學生實作,而非停留在記憶層次,連評量也應真實測驗。
(六)專家不是一人,應朝協同教學發展,讓學習環境或生態更加豐富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