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

課本變變變 上學可以更有趣

【立報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】「天這麼黑,風這麼大,爸爸捕魚去,為什麼還不回家?」各位大小畢業同學們,還記得《爸爸捕魚去》這一篇國小的國語課文嗎?國立編譯館館長潘文忠說,他對這一篇課文印象深刻。

課文反應社會變遷在宜蘭壯圍長大的潘文忠,小時候就經常看到左鄰右舍的叔伯們,天黑黑時就出海捕魚,如果天氣不好、狂風暴雨,家人們都非常擔心。

課文中描述了孩子看到爸爸去捕魚未歸,心裡的擔心和祈禱、以及父親滿載而歸時的歡喜:「努力就有好收穫,大風大浪不用怕。快去告訴媽媽,爸爸已經回家!」潘文忠說,這樣的課文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概況,漁村長大的孩子,都曾經看過「海浪滔滔我不怕,掌起舵兒往前划」的景像。他說,教科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,若是和生活有連結相關的部分,無論多少年之後,都會讓人記憶猶新,而且會變成一種國人共同的記憶。

國立編譯館預計在民國一百年時,推出一系列「教科書百年紀念活動」。潘文忠說,配合建國百年慶典的規劃,國立編譯館將教科書百年紀念活動分成展覽、徵展與比賽、研究、出版等四大主軸。

教科書百年紀念在教科書實體展覽部分,國人可從書籍演變回味自己的學生時代,也可以了解和自己不同世代的爺爺奶奶、叔伯阿姨、或者小朋友們,大家所使用的教科書長什麼樣子?和自己讀過的教材有何不同?潘文忠介紹,在民國99年一整年,預計會陸續舉辦包括懷念課文票選、懷念課文朗讀比賽、理想教科書徵文與繪畫比賽、教科書主題徵展。

「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課文不一樣,這和個人的生活環境與成長歷程有很大的關係。」潘文忠說,非常歡迎長青族的長者以及不同世代的族群,一起來參與有趣的活動。潘文忠認為,從以前到現在的課文,可以非常細膩地反應出社會脈絡的變化。例如以前的課文會提到「爸爸早起看報,媽媽早起灑掃」,或者吳鳳與原住民的故事。

現在都已經改變。「從性別和族群來看,人們的觀念一直在不停進步,是非常可喜的演變。」潘文忠說,現代的教科書編輯主筆們,越來越重視性別平等和族群間互相尊重,大家都在學著「突顯一個族群,未必要用矮化或打壓其他族群的方式」,以及學習突破兩性之間刻板印象的思維。

理想教科書的樣貌教科書演變記錄與反映國家發展脈絡,更要發揮鑑古知今功能,推想「未來教科書」。潘文忠笑說,大家都當過學生,也都可以一起來發揮創意,想想教科書的未來應該有的面貌型態。

「例如,孩子們愛看漫畫,那麼漫畫的魅力,是否也可用在教科書上?」潘文忠期待國立編譯館拋出的創意議題,可引起大家迴響。外國的教科書編寫方式,也十分值得國內教育界參考。潘文忠說,芬蘭的數學課本中,有一個單元是「計算國旗顏色比例」,教材中不單使用芬蘭國旗,而列舉了世界國旗,讓學生們一邊學數學、一邊認識世界上的國家。

101大樓和數學課另外一個單元則是「計算世界知名建築高度」,台灣的101大樓、法國艾菲爾鐵塔也在習題之列。課本裡不只有數學習題,還有世界知名景點,替課程增加許多趣味性。潘文忠說,這樣的編寫方式,是個很好的例子,將各科目的學習與生活、世界連結起來,學生不需要為了學習單一知識花費太多時間,老師們可花點心思巧妙融合教學素材,就能讓教科書充滿創意趣味。

上學記憶分享

「現在的小朋友可能很難想像,早期的孩子不見得能擁有書包。」潘文忠說,早期經濟條件沒那麼好,國小時沒有辦法買書包,左鄰右舍的同學們,大家都是用布巾把書包起來,然後揹在背上、布巾兩頭繞到胸前打個結;有時候連鞋子都捨不得穿去上學呢!「未來展覽規劃,預計也會呈現從以前到現在的『校園生活』。」

早期的便當盒、書包、文具、制服……有沒有喚起你兒時回憶?潘文忠說,歡迎大家一起和國立編譯館分享上學記憶。

沒有留言: